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有害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真菌孢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空气微生物,能够通过风吹散布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而由于其特殊的生长方式和分布规律,真菌孢子在室内空气净化方面是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孢子捕捉仪应运而生。孢子捕捉仪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和测定空气中真菌孢子浓度和种类的设备。它能够对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和采样,捕捉到真菌孢子并对其数量和种类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
在使用孢子捕捉仪时,需要确定监测点和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房间内设置一个适当的位置进行监测,并选择低风速(0.1米/秒)进行采样。此外,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在同一位置采样多次,取平均值,根据每次采样时间和风速计算出真菌孢子的浓度。
在获取数据后,还需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一般来说,观察真菌孢子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可以判断出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比如,当某一种孢子浓度显著增加时,就说明该种真菌可能正在室内生长,并产生了较高的浓度。此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此外,在使用孢子捕捉仪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的设备:孢子捕捉仪应具有可靠的性能、准确的测量结果和良好的稳定性。
2.采样方式:为了避免错误结果,悬浮物质的采集应在同一位置、同一条件下进行多次并取平均值。
3.维护:设备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洁、校准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孢子捕捉仪是一种重要的室内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但是,需要在正确的使用方法下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健康。
远传拍照式孢子捕捉仪内部调试步骤
(1)、打开仪器中的电源总开关,发送“打开外景”手机短信到机器的控制模块的手机号码上,机器开机,并处于调试状态;
(2)、手动点击仪器中显示屏下方的上下键头按钮,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使电脑上“显微窗”显示的图像清晰,然后旋转“调焦螺丝”(显微镜右边),调整到调焦指示灯亮的位置,再将“调焦螺丝”反向旋转到灯灭的位置。调节要仔细,反复调节3次,这样可以保证拍摄出来的图像清晰;
(3)、调节“亮度微调”旋钮,使图像更加清晰;
(4)、按LCD屏下的轻触按钮,SET键,根据屏幕提示,进行“采集时间”设置,“采集视野数”设置。SET键为进入和确认功能,上键头按钮为向上移动选择项/数值加1功能,下键头按钮为向上移动选择项/数值减1功能。采集时间一般设为3个小时,采集视野数一般设为80,根据屏幕提示将修改的数据进行保存,后选择“退出”,就完成了设置。
(5)、发送“关机”手机短信到机器的控制模块的手机号码上,关闭仪器,5分钟后,用户就可以发送需要仪器完成各项功能的手机短信指令了(详见短信操作手册),仪器也开始正常工作。
以后开机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开机,开机后仪器将自动工作,捕捉时长短根据先前设置的数据确定,视野数也由先前设置确定。如果以后需要更改捕捉时间长度或者更改视野数,需要重新执行(4)步骤。本仪器支持定时开机,如果一段时间每天都相同时段工作,可以发送“每天XX:XX打开一”仪器就会自动定时开机,工作完成后机器就自动关机。
孢子捕捉仪在水稻的用法
1.监测位置:水稻孢子捕捉仪放置在稻瘟病诱发圃中或每年稻瘟病发病重的地块,远离房屋、林带、树木等高层障碍物300米以上。
2.监测方法取一载玻片,用注射器吸取0.5毫升粘胶(粘胶由100mL四氯化碳加10g白凡士林溶化而成,装入密封瓶内备用),均匀的滴在载玻片中18mm*18mm内,每天下午5-6点将带粘胶的玻片放入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玻片槽内,定时器定时凌晨2时将水稻孢子捕捉仪打开。捕捉2小时,早晨收片,镜检。
3.镜检方法:每天镜检观察孢子数量的增减变化,用10×10倍生物显微镜计数18×18mm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数量,做好记录。
水稻孢子捕捉仪可检测疫病、锈病、腐病、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蔓枯病、褐斑病、菌核病、黄萎病、黑点病、锈果病、凤梨病、枯条病、露菌病、立枯病、轮斑病、疮痂病、赤星病、穿孔病、纹枯病、炭疽病、叶枯病、白绢病、轮纹病、角斑病、溃疡病、赤衣病、嵌纹病、黑穗病、病毒病、白纹羽病等病情。植保人员熟练掌握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用法,可以更好的监测田间这些植物病害的发病情况,预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及时发出预测预警,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孢子捕捉仪对园林植物病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捕捉病菌种类及其比率根据各常见气传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化,在捕捉孢子的显微照片上识别各种分生孢子。试验设置2个站点的仪器捕捉孢子总数为6207个,病菌孢子主要种类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叶斑病菌交链孢、平脐蠕孢;少数为壳二孢、霜霉病菌孢子囊、镰刀菌孢子,以及其他因图片分辨率较低而不鉴定的病菌孢子。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叶斑病菌交链孢、平脐蠕孢和其他孢子比率分别为72%、24.4%、2.9%、0.7%。2台仪器均设置在观测试验站平坦空地上,间隔距离大约100m,2个采集点各种病菌位次一致,优势种都是白粉病菌分生孢子,2位为叶枯病菌,平脐蠕孢位居3(表1)。孢子捕捉仪设置点周围观察病害发生情况,主要有黄栌白粉病、平枝荀子叶斑病、月季黑斑病等,捕捉的孢子种类与病原菌分生孢子基本一致,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监测区域病害发生情况,但是病害发生发展情况仍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下一步仍需开展相关工作进行统计。
捕捉孢子数量和消长动态通过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统计数量和动态分析,2个设置点的白粉病孢子的数量,在9月15日至10月20日观测期间,均呈上升趋势。捕获孢子的数量在10月中下旬出现骤升,其中孢子捕捉仪A在10月19日单日捕获量达418个,孢子捕捉仪B在10月20日单日捕获量达340个。
统计叶斑病菌交链孢数量和动态分析,孢子捕捉仪A捕捉的孢子动态幅度较大,9月30日单日捕捉量达81个,9月25日、10月11日、10月17日、10月19日、10月20日单日捕捉量都超过70个。孢子捕捉仪B捕捉9月30日单日捕捉量达97个,9月25日、10月17日、10月20日单日捕捉量都超过70个。2个设置点的仪器捕捉的白粉病分生孢子和叶斑病菌交链孢数量和消长动态基本相似,白粉病分生孢子数量在监测时间段呈明显上升趋势,叶枯病菌交链孢数量在监测时间段的峰值时间也基本相同。
病害发生情况不只与捕捉到空气中的孢子数量有关,还与周围环境变化情况有关,终数据统计需要结合气象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本试验由于购置仪器中出现的问题,只收集到9—10月的孢子量数据,不够完善,仍需要通过长期的孢子捕捉数据收集,并结合观测区域气象条件和植物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合适的监测模型。通过病菌的早期监测,不同与人工目测调查,病害在還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控成本。
孢子捕捉仪能够为现代农业的病害防治带来哪些好处呢?
1、能减轻测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前监测病虫害多采用田间调查,害虫需要系统定点调查几块田,甚至10多块田,并且监测工具非常简陋,造成了测报人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应用孢子捕捉器后,可以通过捕捉孢子来监测植物病菌,测报人员只需将各种病菌分开计数,就能掌握各种病害的发生趋势。
2、能准确预报病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过去监测稻田病害,多采用田间收集法进行预报,取样时要分多种类型田调查,劳动强度大,且各类型田所占比例不易掌握,会影响预报的准确性。利用孢子捕捉器监测可避免人为估计类型田所占比例。从孢子捕捉仪下孢子的消长情况能准确地预报病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3、能验正病害预报的准确程度,及时指导防治
在验正发生期时,过去我们采用的是在田间采集卵块,室内观察孵化情况,根据孵化率来验正预报的准确程度,在防治上不能及时指导。应用孢子捕捉器后,能从捕捉的孢子准确地验正病害发生期,校正分化盛期,对及时指导防治起到积作用。
15903880052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抖音关注